近日,寧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印發2022年全區文化和旅游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各市、縣(區)文化和旅游局,寧東管委會社會事務局,廳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2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我們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區文化和旅游系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安排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統領,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以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黃河文化闡釋、文化遺存傳承、公共文化普及、全域旅游創建、文旅融合發展等重點工作,全力打造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和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持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推進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化,發揮好帶領示范帶動作用,堅定不移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面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三卷)等理論讀物,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感悟蘊含其中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實踐力量,引導黨員干部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自覺做這一偉大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強宣傳闡釋,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具體措施,將“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2.全面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一要事、突出這一主線,將謀劃開展好各項工作作為貫穿全年重大政治任務,專人負責、專題研究、專班推進。精心組織迎接黨的二十大主題文藝創作,聚焦反映和謳歌新時代新征程,推出一批優秀舞臺藝術和美術作品,組織一批高水平演出演播、展覽展示活動。圍繞宣傳黨的百年特別是新時代奮斗成就開展文旅交流推介活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舉辦各類學習班、培訓班,分期分批開展集中學習研討,用好所屬報刊、網站、新媒體工具以及文化和旅游場所等載體,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闡釋工作。
二、推進重大戰略深入實施
3.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做好黃河文化、黃河景觀、黃河生態融合示范,深入挖掘、記錄、闡釋黃河文化(寧夏段)精神內涵,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搭建一批有品牌力的文化載體、建設一批有帶動力的示范項目。依托黃河流域(寧夏段)歷史人文資源、自然景觀資源,有機融入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產業,打造多樣化、多層次生態觀光游、休閑康養游、科普研學游,推進寧夏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
4.全力打造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出臺《寧夏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規劃》,推進保護傳承利用一體化開展。加強黃河文化資源種類、數量、分布、保護傳承狀況等調查、認定、評價和建檔工作,完善黃河文化資源庫,實現黃河文化資源公共數據開放共享。開展黃河文化系統研究,用藝術作品、文創產品等具有寧夏標識的成果講好“寧夏故事”。準確對接市場需求,完善黃河文化教育傳承、黃河生態文明研學等文旅融合產品體系,打造彰顯黃河文化、展示黃河文明重要窗口。
5.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印發黃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保護規劃。推進黃河文化公園建設,豐富提升具有寧夏標識的黃河文化內涵,完善沿黃重點區域文化旅游服務設施,打造一批標志性融合示范項目,綜合展示黃河寧夏段建設成果。推進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加快長城數字再現及監測預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文化旅游復合廊道等項目建設,使長城文化公園成為展示寧夏悠久歷史和文化資源的“露天博物館”。推進長征文化公園建設,依托長征沿線(寧夏段)文化遺存和旅游資源,推動長征歷史步道建設,打造復合型文化旅游產品,講好寧夏紅色故事,使長征文化公園成為弘揚長征精神、革命老區和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三、推進文藝事業繁榮興盛
6.打造文化育人品牌。推動寧夏“文化大篷車”打造全國時代楷模,以“文化大篷車”特色品牌統領“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文藝鮮活、溫情的形式送入基層、送到群眾中。文化惠民演出1600場。
7.提升文藝作品質量。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一主線,緊貼人民需求、緊扣時代脈搏,以創作為核心、演出為中心,聚焦反映、展現、謳歌新時代新征程,創作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推出2部以上文藝精品,力爭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再創佳績。持續深化與中央音樂學院、東方演藝集團等國家院團合作,力爭在作品創作、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8.深化文藝院團改革。持續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分類推進自治區級和市縣級文藝院團改革重點,建立個人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和文藝創作“揭榜掛帥”獎勵機制,增強國有文藝院團創演熱情和內生動力;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國有文藝院團走向市場,聯合文旅企業打造特色突出的演藝精品。制定促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隊創新發展政策措施,通過購買服務、政策扶持及資本合作等方式推動民營文藝院團健康發展。
9.推動旅游演藝發展。制定《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游演藝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引進國內專業文藝團體、演出制作機構與區內演藝企業、景區景點等深度合作,創排體現寧夏特色的高品位旅游演藝項目。支持寧夏演藝集團等區內文藝院團,編創一批具有濃郁“寧情寧味”的旅游演藝節目,打造寧夏文旅融合新亮點。鼓勵市縣(區)各類文藝院團、景區景點、旅游綜合體等打造特色文旅演藝品牌。
四、推進公共服務普及共享
10.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動城鄉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開展全區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服務中心專項調研,提高設施使用效率和綜合服務能力。推進沙坡頭區文化館、圖書館市區共享一體化建設。新建改建鄉鎮綜合文化站5個、扶持文化示范點100個;新建一批新型文化空間,建設“城市書房”20個、“城市閱讀島”10個。
11.提高公共文化供給品質化。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做好第三、第四批示范區創建復檢工作。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機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協調發展,整合鄉村旅游驛站等設施,構建“平臺融通、服務融合、宣教融入”縣、鄉、村三級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和城鄉流動文化服務常態化。實施“春雨工程”“圓夢工程”等志愿者服務項目,評選一批全區文化和旅游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優秀志愿者、示范性服務項目。
12.提高公共文化成果共享化。建立全區“群星獎”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創作項目庫,鼓勵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緊扣“喜迎二十大”等重要節點,舉辦“激情廣場 舞動塞上”全區廣場舞大賽、“歡樂寧夏”全區群眾文藝會演等群眾文化活動1500場。
五、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
13.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全面落實《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健全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長效機制。
制定《寧夏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建立自治區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庫。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編制,全面完成文物保護“兩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等工作。推進陜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編制《陜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規劃》,舉辦陜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會議,實施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公布第二批《全區革命文物名錄》。推動姚河塬考古工作站及研學基地建設,啟動水洞溝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工作。指導銀川市、鹽池縣推進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西夏陵申遺。
14.推動博物館改革發展。制定《寧夏回族自治區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激發博物館創新能力。深化智慧博物館建設,豐富線上數字體驗產品和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動式”服務項目。開展博物館聯合辦展、巡回展覽、網上展覽,發揮博物館研學實踐載體作用,推進“小小講解員”“第二課堂”“博物館之夜”等活動持續開展。
15.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完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制定《文化生態區保護建設管理暫行辦法》,開展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評工作。開展第六批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和第八批自治區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評定工作,動態評估管理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培養更多非遺復合型人才。舉辦“非遺進萬家·文旅展風采”—寧夏黃河流域非遺作品創意大賽等展示交流活動,創新非遺進景區、進社區、進鄉村、進商圈、進校園內容形式。加快非遺工坊產業化進程,開展國家非遺工坊申報和自治區級非遺工坊評定工作,發揮好非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重要作用。
六、推進全域旅游縱深開展
16.抓好示范帶動。鞏固4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區)和5家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區)創建成果。修訂《“引客入寧”以獎代補管理辦法》,調整優化獎補重點,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實施旅游景區“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支持4A級以上景區開展“金鑰匙”服務,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召開全國民宿集群高質量發展論壇,總結中衛南岸民宿集群發展經驗,打造寧夏區域民宿品牌。圍繞“寧夏人游寧夏”,發放文旅“惠民卡”。抓好國家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
17.完善配套設施。完善旅游風景道、旅游步道、旅游騎行道等“小交通”基礎設施,支持星空營地、自駕車房車營地等配套設施建設,引導縣(區)打造自駕游露營公園。依托重點旅游景區、旅游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集聚區,全域化打造自駕游產品線路。修訂《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游廁所管理辦法》,做好旅游廁所管理運行服務動態監管。
18.發展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六大”提檔升級工程。實施“百村千畫”美化工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百村千碗·寧夏味道”工程,挖掘鄉村特色美食;實施“后備箱”工程,搭建農副土特產品銷售平臺;實施“一村一品一特色”工程,打造特色民宿品牌。打造“鄉村微度假”品牌,引導舉辦鄉村節會活動,提升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培育一批寧夏特色旅游村(鎮),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19.建設數字文旅。完善寧夏旅游資訊網等三位一體平臺功能,推動全區文化旅游資源和公共服務等信息一張圖展示、一平臺共享、一端口應用。實施“星星故鄉·數字文旅”項目,做好飛豬寧夏旅游官方旗艦店運營和目的地小程序應用推廣。加快建設一批智慧旅游景區、飯店和鄉村旅游點。推進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云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數字文化供給能力。
七、推進宣傳營銷和文化傳播創新發展
20.優化營銷方式。深化“營銷寧夏”理念,圍繞民航直飛、高鐵沿線和特色產業銷售城市,推出集形象標識、宣傳口號、路線產品等為一體的寧夏文旅形象標識系統。按照“小規模、高規格、高頻次、大流量、廣傳播”理念,將重點人群投放在年輕主力消費群體上、將重點區域投放在資源差異大且消費能力強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將重點服務投放在自駕游及個性化定制式出游方式上,形成品牌宣傳“疊加效應”。開展“兩曬一促”第三季、“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節慶”等文旅宣傳營銷活動。攝制《讓世界聽到黃河的聲音》、“寧夏故事”微電影等一批具有人文氣質、時代風貌和國際視野的宣傳作品。
21.深化交流合作。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工作大局、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深化對外和對港澳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積極參加香港國際旅游展、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等展會活動。借助“歡樂春節”“美麗中國”等國家及省部平臺,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推動寧夏文藝精品、非遺項目、黃河文化等走出中國,講好中國故事、展示寧夏精彩。加強與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年度部省合作,舉辦“絲綢之路旅游推廣季”啟動儀式暨國際旅游推廣論壇。聚焦港澳、東南亞等重點入境旅游市場,以線上彌補線下、云端推動終端,持續推進“云秀寧夏”和區域化營銷推廣項目。制定出臺《寧夏境外旅游營銷合作商優選辦法》。
八、推進文旅產業提質增效
22.發揮項目驅動作用。編制《寧夏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圍繞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十四五”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實施,爭取更多項目納入中央和自治區項目庫。通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開展項目對接活動,舉辦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節、產業投融資對接大會。深化與文化產業頭部企業合作,引進實施一批促進文旅融合、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組織文旅企業參加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等展會活動,提升“寧夏有禮”影響力。
23.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開展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城市、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區(基地)、國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工作,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好、有示范帶領作用的產業集聚區。支持銀川市、吳忠市加強與商務、互聯網平臺等機構協作,舉辦“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加大國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漫葡小鎮扶持力度,活躍夜間消費市場,鼓勵建發大閱城等單位爭創第二批國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24.加快文旅產業融合。制定《關于促進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新業態發展獎補辦法》,推動文旅康養、研學體驗、工業旅游等新業態新產品提質升級。繼續借力葡萄酒、枸杞、灘羊等特色產業,深耕寧夏文旅特色IP,辦好第二屆大西北文旅高峰會、第二屆中國(寧夏)星空旅游大會等系列活動,編制《星空旅游發展規劃》,拓展“星星的故鄉”文創旅游品牌產銷供應鏈,進一步提升作品—產品—商品落地轉化,支持創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普及應用,支持智慧宮“一帶一路”應用平臺、藝盟禮益非遺數字化平臺、新科動漫VR技術應用等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九、推進服務質量優化提升
25.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進一步發揮政策執行、平臺搭建、跨界融合等方面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與企業間、部門間、行業間對接聯系,科學分類、動態摸排全區文旅企業底數,認真梳理、廣泛宣傳各項助企紓困政策,研究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推動惠企政策準確落實,讓市場主體知曉、明白、會用,讓政策舉措可見、可感、可行。引導市場主體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調整優化經營策略,豐富拓展經營范圍,提供針對性產品和服務。穩妥推進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改革,爭取寧夏列入文旅部試點省份。
26.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推動修訂《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的意見》,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制定《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管理實施細則》,加強信用監管、質量監管,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開展全區飯店復核評定及旅游民宿等級評定工作,出臺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舉辦寧夏導游大賽、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鞏固文明行業創建成果,持續開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動。推進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開展。
27.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常態化準確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相結合,嚴格落實各類設施、場所、活動等防控舉措,推動“限量、預約、錯峰”常態化,實施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制、旅游熱點防疫預報機制,做到疫情突發迅速應對,疫情平穩有序恢復。開展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百日專項行動。實施文化旅游領域應急救援演練,抓好文化旅游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落實全區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實施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三防”建設項目。加強安全風險防控,筑牢意識形態安全、國家文化安全防線。
28.開展市場綜合整治。修訂《文化市場自由裁量基準》,制定《自治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培訓師資管理辦法》。開展全區文化市場聯合執法督導和交叉執法檢查。深入開展旅行社經營活動專項整治行動,常態化開展“體檢式”暗訪評估,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實施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視頻監控系統接入推進工程。深化與廣東省文化旅游領域綜合執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執法能力。
十、推進服務保障高效落實
29.提升模范機關建設質量。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制定《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模范機關建設的實施方案》,以黨建帶創建,以創建促黨建。深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開展“主題黨日”優秀案例評選、“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印發《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見》,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互促共進。健全完善黨建制度,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干部,先進基層黨組織”評比表彰等工作。提高群團工作水平。
30.持之以恒深化作風建設。制定《關于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開展“以實干展現新作為、靠實干交出新答卷”中深化作風建設的通知》,持續整治“慵懶散浮拖”等機關病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狠抓中央八項規定定和自治區若干規定精神落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強機關紀委建設,制定《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加強機關紀委建設的意見》,常態化開展內部巡察和內部審計,扎實推進整改落實“后半篇文章”。
31.推進法治建設和體制改革。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展“八五”普法,深化“以案釋法”,深化文化和旅游領域法治建設。全面推進“平安寧夏”建設。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深化政務公開工作。強化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建立動態清理工作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三減一提升”和“證照分離”,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32.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創新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融合互促良性機制,提高財務保障和財務管理能力。推進文化旅游旅游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強化社會組織管理,積極服務文化和旅游工作大局。全面落實文化藝術類培訓機構“雙減”工作,加強藝術教育、旅游教育行業管理。做好文化和旅游社會科學項目研究。
33.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領導干部服務人才制度和人才成長跟蹤聯系機制,做好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工作,實施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文化工作者服務支持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等支持項目。開展文化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持續推動寧夏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組建。組織好各類培訓活動,辦好“塞上大講堂”。
?????????????????
來源:品橙網
?
【旅游策劃、旅游策劃公司、旅游策劃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劃公司排名、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公司、旅游規劃公司排名、景區策劃、景區規劃、景區營銷、田園綜合體、景區推廣、景區運營、景區運營公司、景區直播、景區直播怎么做、景區二消、景區升級、旅游培訓、旅游培訓機構、農旅融合】
江西:新增24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也說旅游]
近日,江西省文旅廳公布2022年國家4A級旅游景區認定名單,確定24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截止目前,江西省國家4A級旅游景區總數已達213家。今年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呈現出以下幾方面亮點:一是創建單位所屬地高度重視,凝聚合力。所在設區市和縣兩級黨委、政府高標準定位,全景式規劃,多層次保障;文化和旅游部門落實行業監管指導責任,扎實開展創4A輔導。二是創4A單位類型豐富,特色鮮明。覆蓋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現代游樂、產業融合等景區大類,其中水域景觀、紅色旅游、主題游樂、鄉村田園、城市公園、特色街區等亞類景區較多,出現工業、航空、體育、運動等主題的旅游新業態,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鄉融合、景城融合趨勢明顯。三是助推地方旅游產業發展作用明顯。申請現場檢查的絕大部分景區能夠嚴格對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標準打造建設或轉型升級,突出特色業態,豐富研學教育,對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地方知名度成效顯著。新增24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名單贛州市大余縣梅關景區萍鄉市武功山云頂景區九江市廬山市觀音橋景區撫州市資溪縣野狼谷景區吉安市吉水縣墨潭桃花島景區南昌市青山湖區方大特鋼工業旅游景區吉安市泰和縣馬家洲革命歷史紀念園景區贛州市全南縣攀巖小鎮景區南昌市西湖區南昌華僑城歡樂象湖景區吉安市安??h野牛瀑布大峽谷景區吉安市遂川縣草林紅圩小鎮景區撫州市臨川區臨汝書院景區上饒市余干縣琵琶湖景區吉安市吉安縣云天麓谷景區九江市彭澤縣凱瑞景區萍鄉市蘆溪縣袁水源紅色文化園景區吉安市永新縣院下景區九江市德安縣萬家嶺大捷紀念園景區吉安市峽江縣玉笥養生谷景區宜春市明月山棲隱谷景區吉安市吉安縣大豐田園景區撫州市樂安縣登云嶺景區南昌市南昌縣原城紀·南昌城市文化街區景區南昌市西湖區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景區同時,省文旅廳對新晉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作出如下要求:加強意識形態管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服務品質,豐富產品業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維護品牌形象;加快景區旅游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來源:品橙網 【旅游策劃、旅游策劃公司、旅游策劃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劃公司排名、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公司、旅游規劃公司排名、景區策劃、景區規劃、景區營銷、田園綜合體、景區推廣、景區運營、景區運營公司、景區直播、景區直播怎么做、景區二消、景區升級、旅游培訓、旅游培訓機構、農旅融合】
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市景區門票互惠[也說旅游]
近日,從大連市文旅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城市旅游市場合作,按照《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本著友好、互惠、互利、共贏的理念,遼寧沿海六市大連、丹東、錦州、盤錦、營口、葫蘆島的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共同推進落實旅游景區門票互惠,打造“跨市無障礙旅游區”,加強旅游交流,共促城市發展。按照工作要求,各城市的A級景區對其余五市的旅行社都參照給予本市旅行社的政策實施門票優惠,消除地區間差異,共同做大市場。目前,沿海六市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已經完成所有119家A級景區參與互惠的工作。 落實景區門票互惠是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市場一體化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此前,六城市有部分景區對旅行社存在地域限制,給予本地旅行社的優惠大于其他城市的旅行社。這種地域差異增加了旅行社的經營成本,影響到游客的出游便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域旅游市場的規模。此次一體化工作的落實,將促進人員的流動,有利于提升旅游市場的整體規模和效益;有效降低旅行社的運營成本,帶來游客團隊游價格的下降,游客有獲益;有利于旅行社整合區域旅游資源,設計推出更為豐富的旅游產品,更好地滿足游客需要。 下一步,遼寧沿海經濟帶各景區、旅行社等市場主體將會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開發產品,打造游客滿意的區域旅游品牌。 (原題:《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市景區門票互惠》) 來源:品橙網 【旅游策劃、旅游策劃公司、旅游策劃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劃公司排名、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公司、旅游規劃公司排名、景區策劃、景區規劃、景區營銷、田園綜合體、景區推廣、景區運營、景區運營公司、景區直播、景區直播怎么做、景區二消、景區升級、旅游培訓、旅游培訓機構、農旅融合】
江西省九江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說旅游]
江西省人民政府:你省關于申報九江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收悉?,F批復如下:一、同意將九江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九江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和歷史遺存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二、你省及九江市人民政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要求,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強化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編制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制定并嚴格實施保護管理規定,明確各類保護對象的清單以及保護內容、要求和責任。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關系,制定“先考古、后出讓”配套政策,重視保護城市格局和風貌管控,加強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保護;保護修復歷史文化街區,補足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文物和歷史建筑修繕保護,推動文物保護單位開放利用,充分發揮歷史建筑的使用價值。不得改變與名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不得進行任何與名城環境和風貌不相協調的建設活動,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筑。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對不履職盡責、保護不力,造成名城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行為,依法依規加大監督問責力度。三、你省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要加強對九江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國務院2022年3月28日(此件公開發布) 來源:品橙網 【旅游策劃、旅游策劃公司、旅游策劃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劃公司排名、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公司、旅游規劃公司排名、景區策劃、景區規劃、景區營銷、田園綜合體、景區推廣、景區運營、景區運營公司、景區直播、景區直播怎么做、景區二消、景區升級、旅游培訓、旅游培訓機構、農旅融合】
湖北:500多個億元文旅項目潮涌“靈秀湖北”[也說旅游]
3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咸寧召開全省文化和旅游項目建設暨招商引資現場推進會,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抓手,打造湖北文旅大品牌,促進湖北文旅大發展。會議透露,2022年,湖北省調度的346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已復工335個,今年擬新開工的204個億元以上項目已開工58個。500多個億元文旅項目潮涌“靈秀湖北”,叫響“萬億元產業”,助力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2021年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共謀劃項目42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40%。項目總投資939.2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6個,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分別占85.7%、47.6%,此外,3個項目投資超過100億元。項目轉化開工27個,轉化率64.3%,完成目標任務的214%。招商引資簽約項目50個,總簽約額1655.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7%、266%,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7個,10億元以上項目22個,分別占97.9%、45.8%,有5個項目簽約金額超100億元。 今年,湖北省調度的346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已復工335個,復工率96.8%;今年擬新開工的204個億元以上項目已開工58個,開工率28.4%。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將進一步加大力度,著力優存量、擴增量,全力促開工、快達產。堅持高起點謀劃項目,對標叫響“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叫響“萬億元產業”,謀劃、建設一批區域發展帶動性強、成長性好、輻射面大的文化和旅游項目。大力度招商引資,采取“走出去招商、請進來考察”的辦法,視疫情情況,組織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鄭萬鐵路沿線開展集中宣傳推介,力爭見到實效。全要素保障服務,指導各地落實好普惠金融政策,進一步加大文旅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保障,簡化審批流程,優化營商環境,當好“店小二”,扎實推進簽約項目落地。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認真做好景區、酒店和相關文化和旅游場館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原題:《500多個億元文旅項目潮涌湖北》高東起 韓婷 ) 來源:品橙網 【旅游策劃、旅游策劃公司、旅游策劃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劃公司排名、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公司、旅游規劃公司排名、景區策劃、景區規劃、景區營銷、田園綜合體、景區推廣、景區運營、景區運營公司、景區直播、景區直播怎么做、景區二消、景區升級、旅游培訓、旅游培訓機構、農旅融合】
相關文章